人物简介:
马淑然,主任医师,东城中医医院针灸科特聘专家,出诊时间周二、四夜诊,周六上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浮针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基础理论重点学科五脏应时方向学术带头人。从事中医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四十余年,擅长针药结合治疗筋膜炎、失眠、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胃炎、痛风、颈肩腰腿痛等疾病。
65岁的刘阿姨最近常感背部不适,起初疼痛时有发生,但面积不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她逐渐感到背部如同背上了一块钢板,弯不下腰也挺不直背,就连咳嗽和呼吸都会加重疼痛。“背部酸胀、疼痛、僵硬等是筋膜炎的典型症状,好发于长期伏案工作、腰背肌劳损的中老年人。”马淑然说,由于导致背部疼痛的因素有很多,筋膜炎常被忽略或误诊。
透过皮肤的表皮层和真皮层,人体皮下组织与肌肉的连接处被一层薄薄的膜所覆盖,这就是筋膜。别看它薄如蝉翼,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体的所有器官,包括肌肉、内脏、骨骼等,都被筋膜所包围,具有保持肌肉位置正常、协助肌肉活动的作用。因皮肤肌肉受潮着凉、慢性劳损,背部筋膜以及肌肉组织发生水肿、渗出及纤维性变,筋膜炎疼痛便会发作。
中医认为,不荣则疼,不通则痛。筋膜炎患者多为阴阳失调、气血阻滞,通过针灸将发炎或损伤的增厚筋膜剥离通畅,疼痛便会减轻。一根小小的浮针,就是马淑然治疗的“好帮手”。有别于传统毫针的垂直刺法,浮针采用平行针刺法,仅针刺皮下结缔组织和浅筋膜,将筋膜内的条索状物、结节、团块等疏通开来,从而恢复气血流通。
通过推、摸、拨、提等手法,马淑然找寻到患者背部筋膜炎的具体位置,“病灶一般呈紧、僵、硬、滑的触感,叩击时患者痛感明显。”随后,她将针尖对准病灶,针体沿浅筋膜层进行平行扫散针刺,患者全程仅感到微微刺痒感。浮针治疗后,还要对患处进行热敷,以达到活血止痛、散寒祛湿、促进新陈代谢之效。为巩固疗效,马淑然会针对每位患者的禀赋体质开具不同中药方,仔细嘱咐口服疗程。“有的患者在浮针治疗后疼痛会有改善,但就像病灶是日积月累形成的,治疗也是循序渐进的。”马淑然说,背部筋膜炎是可被治愈的,也要求患者谨遵医嘱,坚持治疗。她提醒患者,在治疗的同时要注意改正不良生活习惯,尤其是经常久站和久坐的患者,不要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应定时活动,放松拉伸颈肩、背部肌肉,同时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少干体力活,以免造成筋膜肌肉损伤。
很多女性希望通过舞蹈来减肥,既能提高自身的气质,又能去掉多余的赘肉,简直是一举多得。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不同国家的多种舞蹈都推广了出来,也比较流行,到底那些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