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尹彬、杨林如主任后,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再次迎来一位“双桥正骨”专家出诊。10月12日上午,“双桥老太太”罗有明大师的再传弟子,双桥正骨医学研究院院长王成玉先生弟子郜志广主任将于正中堂中医医院首诊,今后每周三上午出诊。
郜志广主任毕业于新乡医学院和河南中医学院,从事中医骨伤科临床和研究二十余年。现任北京石景山八大处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骨伤科主任,师从双桥罗氏正骨传人王成玉。郜主任出身于中医世家,16岁跟随祖父、母亲行医,曾拜豫中多名中医大家为师,理法方药融会贯通,精通推拿、针刺、艾灸、拔罐等各种外治疗法。独创“腰椎三步八法”、“颈椎四维整复法”, 擅长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退行性膝关节炎、各类软组织损伤、急慢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股骨头坏死II°以下、腕踝关节损伤等。
郜志广跟随双桥正骨医学研究院王成玉院长学习、出诊多年,2017年9月正式拜王成玉为师,自此成为双桥正骨正统传人。
对于此次出诊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郜志广主任表示,希望能用自己所学和20多年在中医骨伤方面的临床经验服务好京东百姓,让“双桥正骨”这块牌子在这里发光发热,让更多的居民感受“双桥正骨”的独特魅力。
国庆假期结束后,天气逐渐寒冷,许多骨伤患者的身体也随之起了变化,特别是腰椎病患者可谓进入了“噩梦期”,针对此情况,郜志广主任也为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进入十月份,天气逐渐转凉,冷空气肆虐,对于腰椎病患者来说,并不好受。从临床上获悉,患者大多表现为腰部冷痛,感寒后加剧,严重者腰、臀、腿,三部位联合疼痛。
郜志广医师指出,寒性收引,受寒之后,易造成经脉拘紧,经络不通,使原先的经脉运行的通道,变得更窄,让之前的瘀变得更严重,所谓不通则痛,痛则不通,患者所感受到的疼痛就会加剧。这是寒气所带来的直接的影响。
除此之外,寒气还会造成血液的凝滞,让血液流通变得不好,让血液流速变慢,这也是导致缺血型疼痛的重要原因。
我们在秋冬经常见到的腰椎间盘的问题主要是经络不通,经络瘀阻、寒凝血瘀所致。以风寒湿痹症、寒凝血瘀症,比较常见。这个季节保护腰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防寒保暖很关键
腰椎病患者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适时增加衣物,尤其要做好颈部、腰、背部的保暖。床要温暖,农村可睡火炕,城市可用电热毯。这些都可以起到预防和缓解腰腿痛的双重作用。
2、坐法很重要
人体脊柱在不同体位所承担的负荷是不同的,其中坐位,上半身前倾约30度时,腰椎承受的压力最大,这恰恰是我们大多数人工作时的标准坐姿,长期这样,后患很多。
久坐一族即使在繁忙的时候,也要劳逸结合。工作一段时间后,可站起来走走;还可准备一个腰垫,以10厘米左右厚的软垫为宜;椅子不宜太深,两脚要能同放地面,使膝盖同高或稍高于臀部;坐姿一定要坐直了,坐时胸脯挺起,腰椎挺直,两肩下垂,腰肌臀肌收缩,两足平放,腰与大腿形成90度角,大腿与小腿形成90度角。
3、尽量不要搬抬重物
腰椎病患者在生活中,尽量不要搬抬重物,以免用力不当伤及腰部。如果必须搬抬重物,不要弯腰,可蹲下之后,抱住重物,尽量让重物靠近身体,用腿和髋关节的力量,站起来,这样做效果比较好。
4、床垫软硬有讲究
床垫过软会让脊柱在睡眠过程中凹陷变形,使腰部肌肉时刻处在紧张状态,拉伸能力变弱;床垫太硬,同样会导致腰椎间盘突出。要选择软硬适中的床垫,既要有足够的支撑硬度,又要有一定的弹性,可顺应脊柱的生理曲度。
除此之外,饮食方面也要注意,寒性体质的患者,可以适当食用一些温热性的食物,如桂圆、大枣、栗子、羊肉等,精神萎靡、说话有气无力,时有腰酸背痛,睡眠欠佳的患者,可以适当食用一些补血益气的食物,如山药、地瓜、猪肝、牛肉、鸡肉等。
很多女性希望通过舞蹈来减肥,既能提高自身的气质,又能去掉多余的赘肉,简直是一举多得。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不同国家的多种舞蹈都推广了出来,也比较流行,到底那些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