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脑瘫是指出生后一个月内脑部没有发育完全的时候脑部损伤造成的障碍。常常会有智力缺陷,癫痫,行为异常及视觉听觉语言障碍等症状。孕期的妈妈要注意预防以免发生悲剧。那么少儿脑瘫怎么办?少儿脑瘫早期有什么症状?我们来看一看。
小儿脑瘫可能有产前因素,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吸烟、酗酒、过多服用避孕药、长期受到辐射等。也可能有产后因素,产后一些疾病的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败血症、高烧不退等。那么小儿脑瘫怎么办呢?
1、音乐治疗。音乐的节奏与乐调对脑瘫患儿有特殊的感染力,许多脑瘫儿童对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迟钝呆滞的患儿在欢快的音乐中变得活泼拨好动,而注愈力涣散的好动息儿却在节奏优美的乐曲中安静下来变得神情专注。
2、对于脑瘫患儿应该建立良好的关系,详细的了解患儿症状、思维、信念、情绪和行为等。治疗的基础是来源于患者的真实情况,患儿应该是积极的参加者,对于患儿建立良好的关系,与患儿及其父母好合作,共同参与治疗。
3、手术治疗是对于严重脑瘫患者使用的,针对不同的病因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手术治疗的时候一定要根据患儿的年龄、身体状况、疾病的程度等等一些列的因素进行检查,然后制定确切的手术治疗方案。
4、药物治疗。因为这个时候,患者的神经系统还处于发育阶段,所以还可以使用一些促进脑组织发育和促进脑代谢的药物,这不仅能改善患者的脑功能,还能提高智力水平,这是在初期的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
5、运动(体育)疗法。包括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训练;如爬行、有目的的指认(鼻、耳等)、训练抓物、持物、起坐、摇摆、扶行(背靠墙、面朝墙)、原地运动(弯腰拾物、抬脚训练、单脚独立、原地起跳)、行、跑。
5-1、患儿双下肢屈曲,头、躯干摆正。训练人员双手握住患儿肘部,缓慢将患儿拉起数次。
5-2、站立训练可延长患儿站立时间,提高站立平衡能力,促时髋关节发育,为行走做好准备。
5-3、坐位训练可提高患儿坐位保持和坐位平衡的能力,使患儿在坐位时能完成进食、交流、学习等活动。训练时,尽可能让患儿摆正头、挺直背,保持在坐位状态下玩进行活动。
5-4、通过训练患儿爬行可提高患儿控制身体和四肢的能力,在更大的范围内活动,同时为站立和行走打好基础。
一般新生儿生后4-6周会笑,以后认人。痉挛型小儿脑瘫患儿表情淡漠,手足徐动型常呈愁眉苦脸的样子。肌肉松软不能翻身,动作徐缓。触摸小儿大腿内侧,或让小儿脚着床或上下跳动时,出现下肢伸展交叉。新生儿或3月婴儿易惊、啼哭不止、厌乳和睡眠困难。早期喂养、进食咀嚼、饮水、吞咽困难,以及有流涎、呼吸障碍。
感觉阈值低表现为对噪声或体位改变易惊,拥抱反射增强伴哭闹。生后不久的正常婴儿,因踏步反射影响,当直立时可见两脚交互迈步动作。3月龄时虽然可一度消退,但到了3个月仍无站立表示或迈步者,既要怀疑小儿脑瘫。
而过百天的婴儿尚不能抬头,4-5月挺腰时头仍摇摆不定。这能婴儿患上了脑瘫疾病,所以,希望患儿家长注意观察,患儿时常握紧拳头:一般生后3月内婴儿可握拳不张开,如4个月仍有拇指内收,手不张开应怀疑小儿脑瘫。正常婴儿应在3-5月时看见物体会伸手抓,若5月后还不能者疑为小儿脑瘫。
1、脑磁图。
2、脑电地形图(BEAM):检测小儿脑发育与脑波变化。
3、脑电图(EEG):约有80%的脑瘫患儿有脑电波异常,其中偏瘫的脑电图异常率高,也有可能正常,也可表现异常背景活动,伴有痫性放电波者应注意合并癫痫的可能性;
4、脑阻抗血流图(REG):检查头部血管功能和供血情况,头颅CTMRI1/2-2/3的患儿可有异常,但正常者不能否定本病的诊断大多数脑瘫患者可发现脑萎缩,外部性脑积水,脑软化或脑穿通畸形;
5、肌电图:了解肌肉和神经的功能状态,小儿脑瘫合并肌萎缩者尽可能作此检查;
6、诱发电位:视力减退或听力障碍者可分别给予视诱发电位和听诱发电位检查。
1、怀孕时
应防止风疹病毒感染。
2、怀孕后
进行定期健康检查:注意排除难产的因素,如果有高血压、糖尿病应积极治疗。保证营养,防止早产。避免不必要的服药。按预产期选择好产院,有准备地进行安全分娩。
3、婴儿出生后
重点保护未成熟儿,窒息、重症黄疸婴儿,并进行必要的处理;如吸氧、进保温箱等。脑损伤儿应建卡随访,定期筛查。
4、鼓励母乳喂养
为婴儿进行一二三联疫苗、脊髓灰质炎、风疹或结核的免疫接种。
5、教育家长识别脑膜炎的早期症状
如发热、颈硬、嗜睡等,一旦发现,及时治疗。
6、发热病儿
要脱去衣服,冰水擦身,足量饮水,及时治疗。
7、教育家长要注意为腹泻儿童补水
如果腹泻严重,应及时就诊。
8、对运动发育落后,姿势异常,哺乳不良,惊叫不睡,肌肉过软或过硬者
应注意脑部病变。
很多女性希望通过舞蹈来减肥,既能提高自身的气质,又能去掉多余的赘肉,简直是一举多得。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不同国家的多种舞蹈都推广了出来,也比较流行,到底那些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