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新生妈妈在照顾宝宝上不是很熟练,而宝宝又不会讲话,所以很多情况下很多新手妈妈都不知道宝宝到底要什么或者怎么样了,尤其是在给宝宝喂食的过程中有很多新手妈妈不会判断宝宝到底有没有吃饱,那么到底该怎样判断宝宝是否吃饱呢?宝宝没吃饱会有哪些表现呢?
1、宝宝放下就醒
如果母乳不足,宝宝在吸奶时表现出很费力气,但不久就不愿再吸而睡着了,但睡不到1~2个小时又醒来哭闹,往往提示妈妈奶水不足,或妈妈乳头凹陷,宝宝没有吃饱,应适当增加奶量。
2、吃奶过程大哭
宝宝在吸吮的时候吸不出来会放声大哭,然后再用力去吸,吸了一会儿吸不出来又会哭,哭了又想再吃,始终舍不得放开乳头。宝宝在吸吮的时候,妈妈的另一个乳房不分泌乳汁,也说明母乳不够了。
3、听不到吞咽声
如果宝宝只是吸吮不发出吞咽的声音,或者吸吮多口才咽一次,说明妈妈的奶不是很多。如果宝宝吃完后还含着乳头不放,说明宝宝没有吃饱。
如果宝宝没吃饱一般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妈妈把宝宝放下就醒,吃奶过程大哭,听不到吞咽声,这些都是宝宝没有吃饱的表现,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
怎样判断宝宝是否吃饱?
1、每日小便次数
如果单纯依靠母乳喂养,婴儿的24小时小便次数达6次以上,是奶量充足、婴儿吃饱的一种表现。如果每天24小时的小便次数不足5次,就说明奶量不足,婴儿没有吃饱。换纸尿裤的次数能说明问题,出生超过五天的宝宝每天至少应该尿个6~8次,尿应该不偏黄,也没有什么臭味。
2、大便形状次数
由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的形状是黄油油的软便,每天大便2-4次,这表明奶量充足,婴儿吃饱了。如果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量少,并呈绿色泡沫便,这说明母亲的奶量不足,宝宝没有吃饱。
3、体重变化状况
婴儿体重的变化状况,往往能表明宝宝是吃饱了还是饥饿。6个月内的婴儿,平均每月增加体重600克或至少每周递增125克。大于6个月的婴儿平均每月体重增加500克。这些可说明母乳充足,婴儿吃得饱。如果婴儿的体重增加达不到上述标准,而且相差较大,在排除了疾病之后,多说明奶量不足,婴儿吃不饱。
4、吞咽吮吸频率
如果宝宝吃着吃着,吞咽奶水或吮吸的频率明显有所变化,甚至停下来歇一歇,这就表明宝宝吃够了。
5、奶粉食用份量
如果是吃奶粉很易判断,主要看宝宝一次吃多少。一般小于1个月的宝宝60~90毫升/次,大干1个月则90~150毫升/次。有的宝宝胃口很大,吃了还要吃,最好每次准备的奶量都超过宝宝实际要吃的量,一方面可判断宝宝吃了多少,另一方面又可满足宝宝食欲。对于0~3个月的宝宝,每日总的奶量最好不要超过1200毫升,每次最多210毫升,否则易造成肥胖。
6、乳房自我感觉
在哺乳前,妈妈的乳房有饱胀感,乳房表面静脉显露,用手按乳房很容易挤出乳汁。宝宝吃完母乳后,妈妈会感到乳房已排空,乳房松软,轻微下垂。
7、宝宝吃奶声音
宝宝在吃母乳的时候,会发出有节律的吸吮声,平均每吸吮2~3次可听得到咕咚下咽的声音。
8、宝宝的满足感
如果妈妈母乳充足,宝宝吮吸10~30分钟就会放开乳头。吃饱后宝宝会有一种满足感,有的宝宝会对着妈妈笑,或者不哭了,咿咿呀呀地发声,自得其乐,当别人逗弄他时,他便咧着嘴乐。有的宝宝喂完奶后会马上安静入睡,并且2~3个小时不醒,醒后也会表现出精神愉快,这说明宝宝已经吃饱了。
总结:从以上的表述中,大家一定对宝宝是否吃饱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这些都需要家长认真观察学习怎么照顾宝宝,学会判断宝宝是否吃饱其实很简单,希望本文的讲解能够帮助你更好的照顾宝宝。
中医有“胃喜暖恶寒”的说法,就是说胃对温度十分敏感,喜欢温暖的食物,而惧怕寒性和冰凉的食物。因此,在冬季,生冷瓜果尽量不吃或少吃;在烹饪方面也要注意,凉拌菜也应少吃;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不宜直接食用,应放至室温或加热后食用。此外,“老胃病”们还要注意“八宜”饮食原则。
宜少宜精:每餐饮食量要少,七八分饱即可,忌暴饮暴食。食物的品种和烹饪要精细易消化,粗糙的、含粗纤维的食物不易消化,还可能刺激胃黏膜,引发胃痛、饱胀等。
宜温宜洁:食物温度要温暖适宜,不吃不喝冷的、冰的饮食,尽管天气寒冷,但是也应该不吃过烫的食物。食材一定要清洗干净,烹饪食物时也应该注意清洁卫生。
宜鲜宜淡:食物一定要新鲜,不吃过期或放置过久的食物。烹饪食物要清淡,不吃油腻、重口味的食物,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宜软宜缓:选择的食物要容易消化的,烹饪时要蒸煮熟透,使食物松软易消化,少吃烘焙、烧烤、质硬的食物,以免对胃黏膜造成不良刺激,加重胃肠负担。进食速度要缓慢,细嚼慢咽有助消化,不可狼吞虎咽。
饮食对人们健康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只有保证饮食上的健康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所以大家早平时的饮食上一定要多加重视。
很多女性希望通过舞蹈来减肥,既能提高自身的气质,又能去掉多余的赘肉,简直是一举多得。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不同国家的多种舞蹈都推广了出来,也比较流行,到底那些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