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肥胖大家一般想到的就是身体上的脂肪比较多,而肥胖的类型有多种,其中一种就是“少肌型肥胖”。这种肥胖的特点相信大家也知道,就是肌肉不发达基本上都是脂肪,例如大腹便便的男士。那么少肌型肥胖有什么特点?少肌型肥胖什么减效果好?
少肌型肥胖简单来说就是体内“肥油多,肌肉少”,根据日本的研究,人到了30岁左右,体内的肌肉开始因老化而减少,随著肌肉的减少,基础代谢率也会跟著下降,除了导致肥胖,也容易引起糖尿病、心肌梗塞和脑中风等疾病。“少肌型肥胖”并非单从外表的胖瘦、体重或BMI数值就能看出,得透过能分析体内肌肉及脂肪佔比的机器,才较容易发现,所以若你还只是在体重计上的数字斤斤计较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饮食控制+有氧运动+肌力训练,瘦得更健康!
有些人可能会这么想:我都有定期在慢跑,少肌型肥胖应该与我无关吧!事实上这可不一定,慢跑、骑脚踏车、爬山、健走等有氧运动虽然能够减脂,但却无法有效增加肌肉量!
不管是单靠饮食控制,或是以饮食控制搭配有氧运动来瘦身,这两种减重方式虽然都能成功减重,但同时也会使肌肉量减少,连带导致基础代谢率也下降,因此身体的状态反而成了我们常说的易胖体质,复胖也更为容易。
慢跑、骑脚踏车、爬山、健走等有氧运动虽然能够减脂,但却无法有效增加肌肉量!
所以若想瘦得健康,最好能适度加入肌力训练,让体内的肌肉组织维持在一定的比例,饮食方面也要尽量均衡,并适度补充生成肌肉时所需的蛋白质,如此才能避免少肌型肥胖缠身!
你不一定要练成肌肉猛男,但维持住体内的肌肉组织佔比会更健康。
迷思1:只要多运动,便可达到减肥目的?
运动虽能消耗人体内的热量,但仅靠运动减肥效果并不明显,研究表明,即使每天打数小时网球,但只要多喝一两瓶甜饮料或多吃几块点心,辛辛苦苦的减肥成果便会化为乌有。因此要想获得持久的减肥效果,除了进行运动外,还应从饮食上进行调整。
迷思2:空腹运动有损健康?
人们总担心空腹运动会因体内贮存的肝糖大量消耗而发生低血糖反应,如头晕、乏力、心慌等,对健康不利。但美国达拉斯健美运动中心堆帕博士研究认为,饭前1至2小时(即空腹)进行适度运动,如步行、跳舞、慢跑、骑自行车等,有助于减肥。这是由于此时体内无新的脂肪酸进入脂肪细胞,较易消耗多余的脂肪(特别是产后的脂肪),减肥效果优于饭后运动。另外,由于运动量适宜,热能消耗较少,体内贮存的能量足够使用,不会影响健康。另外,专家也提醒饭后一小时内和睡前一小时内,不适合跑步锻炼。
迷思3:每天坚持30分钟慢跑即可减肥?
30分钟的慢跑虽可达到有氧锻炼之目的,但减肥成效却甚微,实验证明,只有运动持续时间超过大约40分钟,人体内的脂肪才能被调动起来与肝糖一起供能,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脂肪供能的比例可达总消耗量的85%。由此可见,少于大约40分钟的运动无论强度大小,脂肪消耗均不明显。
迷思4:运动减肥有全身或局部的选择?
广告宣传中常会发现"瘦腰"、"减臀"、"消小腹"等词语,所以我们开始怀疑,局部运动是否就能减少局部脂肪呢?第一,局部运动消耗的总能量少,易疲劳且不能持久;第二,脂肪供能是由神经和内泌系统调节控制,但这种调节是全身性的,并非练哪个部位就可以减哪个部位的多余脂肪,而是哪里供血条件好,有利于脂肪消耗,哪里就能减肥。例如,减肥者运动一段时间后,腰围不见得小多少,可脸颊却消瘦了,原因即在于此。只要运动消耗的热量大于摄入的热量,就可导致全身脂肪减少,而不会只减一个部位。
迷思5:运动强度越大,运动越剧烈,减肥效果越好?
只有持久的小强度有氧运动,才能消耗多余的脂肪。这是由于小强度运动时肌肉主要利用氧化脂肪酸获取能量,因此脂肪消耗得更快。若运动强度增大,脂肪消耗比例只占15%。因此,做些轻松和缓、长时间的低强度运动,或心率维持在100至124(次/分钟)的长时间运动是最有利于减肥。(人体最大的心率:每分钟最大心率MHR=「205-0.5x年龄」)
很多女性希望通过舞蹈来减肥,既能提高自身的气质,又能去掉多余的赘肉,简直是一举多得。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不同国家的多种舞蹈都推广了出来,也比较流行,到底那些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