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生活网,学会实用生活技巧,享受健康快乐生活。

首页 > 人群 > 幼儿 > 宝宝身体发育有哪些要点?育儿的误区会有哪些?[图]

宝宝身体发育有哪些要点?育儿的误区会有哪些?[图]

佚名 2019-11-26 18:47:44

宝宝出生了以后,对于他们的生长发育情况,我想所有的爸爸妈妈们应该都是非常的在意的,因为宝宝自身的发育在婴幼儿时期,会有一个高峰期,在这个阶段,宝宝都是长得非常的快的,他们发育的要点具体是怎样的,爸爸妈妈们都真的明白吗?

宝宝身体发育有哪些要点?育儿的误区会有哪些?(1)

1、宝宝身体发育的要点

1、身高体重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宝宝的身高体重更是如此。如果是双胞胎之间,或是跟上一胎互相做比较,那还情有可原;最糟糕的是婆婆妈妈们拿家族中“最高、最胖”的巨婴当做“正常指标”,把其他堂兄弟表姊妹都讲成营养不良,好似非洲难民,就实在是莫名其妙了。

宝宝出生后体重会先降后升,大约两周左右恢复出生体重,接着主要观察重点不是“奶量”,而是“尿量”;一天六包清淡颜色的尿布,就是有吃饱的指标。不要去计算宝宝的奶量,尤其是亲喂母乳的妈妈,用力挤出来算cc数,实是最庸人自扰的举动。

如果要预测接下来一、两年的身高体重百分比,看出生时高矮胖瘦并不准确,比较准确的指标,是宝宝两个月大时的体重,此后大约会落在某个固定的百分比。长期而言,这个百分比到五岁之前,大部分的孩子是不会改变太多。总而言之,生长曲线要看长期的走向,且千万不要跟别人比。孩子就算个头小,如果医生长期追踪都没有问题的话,就是正常的。长得相对瘦小的宝宝,只要发展活动力都正常,再怎么强迫灌食都不会变成95%,千万不要浪费金钱在营养补充品上。爸妈应该有自知之明(通常其中之一小时候也是瘦瘦小小的),接纳孩子就是3%的代表,自己跟自己比就好。

2、长牙

一般孩子长牙是八个月大开始,前后加减四个月,也就是有人可以晚至一岁才开始冒出乳牙。在这之前,即便没有牙齿,宝宝都还是可藉由牙龈研磨食物并吞咽,家长不一定要把食物弄得软软烂烂,毕竟有些孩子真的不爱吃“烂泥巴”。

对于长牙这件事,穷紧张的家长也不少,比如太慢长牙怕缺钙、第一颗牙齿长歪歪怕缺钙、长得不对称怕缺钙、顺序和一般宝宝不一样也怕缺钙。我发现只要家长对宝宝牙齿有疑问,第一个想法一定是先推给“缺钙”,不管三七二十一。

然而,上述的每件事,其实都跟缺钙无关。乳牙一颗一颗的冒出头之后,还会互相推挤、彼此扶持,家长可以慢慢观察,不需要刚开始就穷紧张。牙齿长出来后的清洁动作,以及涂氟、封填等措施,都比牙齿长得快慢来得重要,记得千万不要浪费钱去买钙粉吃。

至于宝宝牙齿长得慢的家长,整天期盼着第一颗“小白”冒出头,我只有一句话来安慰大家:“你看过身边有哪一个小孩没牙齿的吗?”既然有一天必定会发生,且着急也没有用处,不如就放轻松等待,告诉你,宝宝长牙之后,咬人才真的痛!

3、大运动能力和精细动作

人比人气死人的文化,还包括互相比较几岁开始会爬、会走。中国人最喜欢比谁家宝宝先学会走路,结果生出了“螃蟹车”(注:可以转圈的学步车)这种怪东西,来揠苗助长的“训练”孩子走路。殊不知乃适得其反,根据研究显示,使用螃蟹车的宝宝,走路还比没使用的人来得慢。

近年来不流行比较宝宝谁先会走路,反而盛传“爬愈久对头脑愈好”的论点,这下可好,想自己站起来的宝宝统统都被家长“扫堂腿”,强迫多爬两圈,输人不输阵。请问,这又是何苦来哉呢?

基本上每个孩子的发展都有不同的时间表,一般家长只照顾一、两位小孩,经验值不足,很难判定是否正常或迟缓,因此,还是交给专业的儿科医生判断比较妥当。其实,不管早学走或晚学走、爬得久或短,都不是重点;反而家长多多的陪伴宝宝,在游戏中增加刺激,才是肢体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举例来说,如果一位宝宝被送去不合格的托婴中心,除了吃饭时间有人喂食,其他时间都任其自己一个人躺在床上,没有人陪伴与游戏,宝宝没有探索世界的动机,当然也就不会想要爬行或走路,进而造成肌肉张力不佳,动作发展迟缓,这才是严重问题的根源。

4、语言发展

一岁半还不会说话,很糟糕吗?根据我在门诊的经验,很多小男生到一岁半都还不会说话,发展却是正常的。

当然,一岁半不会叫“爸爸、妈妈”,还是需要让医生评估过后,才知道是俗语说的“大鸡晚啼”,还是真的有发展迟缓问题。一般来说,发展迟缓都是全面性的,比如从小的身高体重、精细动作、大动作,每一项都落后,到一岁半时语言也落后,就必须特别小心,但通常也不意外就是了。反之,如果身高体重与各项发展都正常,只有语言落后,那么大部分都是正常的,除非是有自闭倾向的孩子。

通常我会问爸妈,不讲话的孩子是否会用肢体动作“表达”他的需求?比如拉着你的衣服去找玩具,或是指着奶瓶发出呜呜阿阿的声音。如果会,应该就只是“大鸡晚啼”,而不是迟缓或自闭症;若还担心的话,还是让专业的儿科医师检查过比较放心。

5、饮食习惯

虽说民以食为天,但很多爸妈真的对“饮食”太过钻牛角尖,反而破坏了亲子感情。在我的门诊里,家长有抱怨孩子不喝奶、不吃粥、不吃饭,或者不吃花菜、不吃苦瓜、不吃肉、不吃水果......中国的食物种类真是多,孩子只要有其中一、两样食物不肯吃,很容易会被贴上“挑食”的标志。

虽然营养均衡很好,但上述这些情形,真的是有点矫枉过正了。我觉得这些焦虑情绪,和媒体上的专家们时常强调“某些特定食物营养价值超好”脱不了关系,事实上人类需要的不就是四大类食物:淀粉质、蛋白质、脂肪及青菜水果,只要每一类各爱吃一种,基本上就搞定孩子的营养了。顺其自然,投其所好,一切以轻松自在为原则。专家宣导食物营养价值,用意是希望大众能吃天然的食物,少吃加工食品,爸妈千万别划错重点。

还有很多家长,是在训练餐桌规矩上,把孩子的胃口打坏了。比如规定坐在餐椅上、一定要用餐具、不可以用手抓等,三不五时还说出“你看XXX都可以坐好自已吃,你都几岁了还......”这些伤人自尊的语句,这样一来,如何能期待孩子爱上吃饭时光?

其实啊!餐桌礼仪重身教,自己有以身作则,孩子长大了自然会有样学样。当然,餐桌上的规矩可以教、可以做,但不需要为了自己的面子而揠苗助长,总之只要有良好的身教,船到桥头自然直。

家长不需要跟别人比,也不用听信哪里的专家随便说说,应该相信自己的直觉,尊重孩子的发展时间,时机成熟时,轻轻推他一把就成功了,根本不需要像打仗一般痛苦的。

2、育儿的误区会有哪些

误区1:

孩子趴着会压着心肺

黄晓茵说,很多家长认为让孩子趴着太累,或者觉得让孩子趴着会压着心肺,影响呼吸,所以,总喜欢让孩子躺着。

但事实上,老让孩子躺着,孩子就无法练习抬头,这对孩子的发育不利。趴着抬头是孩子要学的第一个动作。有些家长以为抬头这个动作不用学习,时间长了,孩子自然会抬头,但其实趴着抬头的力量需要孩子每天锻炼,并慢慢积累实现。

黄晓茵说,在临床中,不少孩子因为锻炼不足,3个月都不会抬头。她建议,家长在孩子一个月的时候可对孩子进行趴着抬头的训练。每次趴上30至45秒,每天3次,家长可以用食指中指扶着孩子的脸颊,辅助孩子抬头。在孩子练习抬头时,家长可以用玩具,图片逗引孩子。当然,还要注意在孩子精神好,吃奶前锻炼,避免引起孩子吐奶。

误区2:

抱孩子时把手臂放大人身后

黄晓茵发现,很多家长在怀抱孩子的时候,习惯把孩子一侧手臂放到大人的身后。她提醒,这样抱孩子的姿势不利于孩子双手的发育。这样抱孩子,一来会妨碍孩子手功能的发育。因为孩子手发育的第一步就是双手往躯干中线靠拢,大人这样抱孩子就阻止了这个发育;二来,这个姿势会引起孩子的姿势异常,比如孩子的手会往后伸。

她说,正确的抱法是,应该把孩子的双手放在孩子身体前面,使小手放在一起。让孩子的双手都接触促进发育。

误区3:

竖抱时一只手放孩子臀部

很多家长在竖抱孩子的时候,把一只手放在孩子的臀部支撑孩子的重量。黄晓茵认为,这样的抱法对于五个月以下的孩子是不利的。因为如果孩子还没到5个月,单手竖着抱会影响孩子的脊柱发育,严重的话还会引起孩子脊柱侧弯。

正确的竖抱方法是,孩子在家长的前面,家长一手放孩子的两侧腋下,环抱孩子的胸前,另一只手环抱孩子的膝关节,使孩子伸直双下肢。这样不但能保护好孩子的脊柱,还能锻炼孩子颈部的力量,提高孩子对外界的注意力。她提醒,如果孩子还没够5个月,要尽量避免腰部受力,避免让孩子坐。

误区4:

孩子刚学走路时穿软鞋子

黄晓茵说,不少家长出于保护宝宝双脚的考虑,在孩子刚学会走路的时候都会选择给宝宝买鞋底比较软的鞋子。这样虽然孩子穿起来舒服,但却对宝宝学会走路并不利。“因为鞋底过软,孩子很难保持平衡,比较不容易掌握步行的能力。”

而且,刚学走路的孩子,踝关节控制不好,容易出现脚外翻。因此,刚刚学会走路的宝宝,最适宜的是穿鞋底较硬、大小适合的高帮运动鞋。高帮运动鞋可稳定孩子的踝关节,提高步行的稳定性。当孩子掌握步行的能力后,就可穿鞋底较软的鞋子。

误区5:

严禁宝宝吃手

黄晓茵说,家长一看到宝宝吃手,第一反应是很脏,立马制止。但其实,吃手是每个孩子发育的必经阶段,孩子有一个发育阶段叫口欲期,需要通过嘴和舌头来探索这个世界。当孩子注意到自己有手的时候,他就会开始吃手。

“不少宝宝还会有吃玩具的表现,这都是正常现象。”她说,因此,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吃手不必强制阻止孩子吃手吃玩具,只要手干净,玩具安全,在家长的监护下,就没有问题。

不过,黄晓茵也提醒,玩具尽量挑一整块的,避免小件的玩具或者掉落的小零件会让孩子误吞肚子里。

误区6:

让孩子很早学站

黄晓茵说,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得早学站,不然孩子的腿就会没力气,很晚才会走路。“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她说,其实,在孩子会走路之前,孩子得先学会爬。从腹爬到四爬,孩子整个躯干和肢体都在为学走路做准备。

她说,不少家长容易忽视爬,认为爬特别简单,但其实学爬比学走路还难。孩子会爬了,他的腿也会长力气。但若是过早让孩子学站,会引起孩子腿部畸形,从而影响走路的平衡及美观。所以,宝妈们不必急着让孩子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