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新手妈妈们在怀孕了以后,总是会感觉手足无措,当宝宝真的降临了以后,新手爸妈总是会被宝宝身上的各种问题所困扰,就比如说,皮肤问题,有的宝宝会出现皮肤发黄的情况,这是黄疸问题,那么,怎样自己判断新生儿黄疸状况?怎样才能让宝宝喜欢喝水?
在家里如何判断新生儿黄疸的程度
孩子的皮肤呈柠檬黄或胡萝卜黄,都应该是病理性黄疸。可在自然光线下进一步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的程度,如果仅仅是面部黄染为轻度黄染,躯干部用手指将皮肤按压后抬起,观察皮肤的情况。躯干部皮肤黄为中度黄染,用同样的方法观察四肢和手足心,如果也出现黄染,即为重度黄染,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和治疗。
新生儿黄疸的类型
生理性黄疸
一般情况下,大约有50%~60%的足月新生宝宝和80%以上的早产宝宝,在出生后2~3天就会出现生理性黄疸,这主要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决定的。如果黄疸的程度较轻,属于生理性黄疸,这种黄疸在4~5天达到高峰,一般表现比较轻微,仅有皮肤和巩膜(白眼球部分)轻微发黄。宝宝的全身状态通常较好,每天照样能吃能喝,精神活泼,2周左右黄疸就会自行消退。当然,早产儿黄疸持续时间可能会稍微长一些,但一般也不会超过3~4周,延迟喂奶(开奶晚)、呕吐、出生时及出生后缺氧、寒冷、胎粪排出晚均可加重生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是由于某种疾病而引发的黄疸,主要特点是黄疸出现得比较早,一般在出生后24小时之内就会出现,而且黄疸的程度较重,持续时间也较长或黄疸消退后又复现,引发病理性黄疸的疾病较多。常见的有新生儿BO溶血、RH溶血、先天性胆道闭锁、婴儿肝炎综合症、新生儿败血症等。
病理性黄疸不论何种原因,严重时均可引起“核黄疸”特别是未成熟儿,月龄越小发病率越高,一般可于重黄疸发生后12~48小时之内出现精神萎靡、嗜睡、吮奶无力、肌张力减低、呕吐、不吃奶等症状,此时如及时治疗,可以完全恢复。但如果没有及时诊治,除可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外,严重的可引起死亡。
因此,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重在预防,如孕期防止弓形体、风疹病毒的感染,尤其是在孕早期防止病毒感染,出生后防止败血症的发生;新生儿出生时接种乙肝疫苗等。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黄疸变化,如发现有病理性黄疸的迹象应及时送医院诊治。
母乳性黄疸
大约有1%母乳喂养的宝贝可能发生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是由于,母乳中一种酶的活性过高,使胆红素在肠道重吸收增加而引起。一般是在出生后3天左右出现,开始常常与生理性黄疸重叠在一起,但在2周左右生理性黄疸应该消退时,黄疸却持续不退或又缓慢地加重。如果宝贝生理性黄疸持续不退,但全身状态仍然很好一般考虑是母乳性黄疸,停止母乳喂养3天,如果黄疸减轻就可以确定是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如果较轻,可以继续吃母乳;如果较重,暂停几天母乳,待黄疸减轻后再恢复母乳喂养。只要宝宝其它方面都健康正常,那么黄疸只是短时间而且无害的,母乳所产生的黄疸大约会在1~3个月内完全消失。如果宝宝的黄疸是由于某些健康问题造成,那你就更应该继续哺乳,你的母乳对宝宝来说非常宝贵,黄疸有时会让宝宝睡得比较多,不大喜欢吃奶,你可能必须唤醒他鼓励他多吃奶,并确保哺乳姿势正确,宝宝吸吮始终有效。
如何区分母乳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研究发现,有些母乳喂养的新生儿胆红素的浓度往往比人工喂养的要高,因此发生黄疸的时间比较长,往往7~8天达到高峰,20天左右或更长时间才能消退,这种黄疸被称为母乳性黄疸。发生这类黄疸的新生儿,一般情况好,不会引起大脑损伤,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特别处理,根据目前研究认为,母乳性黄疸的发生可能与母乳中脂肪酸浓度较高,抑制对胆红素的排泄有关,而真正的母乳性黄疸发生率仅占母乳喂养儿的1%~2%。
那么如何区分母乳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呢?如果您的孩子黄疸的表现基本与母乳性黄疸相似,精神好,吃奶好,就不必过分焦虑,只有当黄疸特别严重的时候,以及孩子的精神状态不好时,该考虑病理性黄疸。当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有专业人员帮助,正确区分母乳性和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多因血型不合或感染等因素引起,黄疸多在24小时内出现,进展快,程度重,孩子一般情况不好,可出现嗜睡、食欲下降、抽搐等现象,这是因为过高的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造成脑细胞损害,后果较为严重。但是,一般病理性黄疸发生率很低,新妈妈不必为此过分紧张。
早哺乳可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黄疸的形成是与血清胆红素的水平高低直接关联的,血清胆红素水平越高则黄疸越重,反之则轻。尽管新生儿于生后3~4天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但超过正常血清胆红素水平的黄疸,即病理性黄疸,将对婴儿的生长发育和生命健康很是不利。
期哺乳可以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水平,是预防病理性黄疸简便有效的方法之一,从生理学角度来讲,由于新生儿肝脏生成胆红素多,所生成的胆红素主要经肠道排泄。如果新生儿排便和排便次数多,进入肠道的胆红素可粪便排出。反之,如果胎便排出延迟,排便次数少,量小,则使肠道胆红素大量经肠肝循环又返回肝脏和血液,从而造成高胆红素血症而加重黄疸。
样看胎便是否排干净呢?从临床观察来看,正常新生儿出生10~12小时即初次排便,3~4天开始排黄便。主要是看胎便从黑色胎便转变为黄色胎便就是排干净了,另外一点就是要给新生儿充足的水分,判断新生儿液体摄入是否充足的办法是看新生儿的小便,一般正常的新生儿一天6~8次小便,如果次数不足,有可能他的液体摄入不够,小便过少不利于胆黄素的排泄,我们应当保证新生儿的液体摄入,一般新生儿的胎便应当2~3天就排完了这样就能减少其黄疸的程度。
新生儿的这一规律与是否早期哺乳及哺乳次数有关,如果能尽早开奶,并且每日哺乳不少于8次。频繁有效地哺乳不仅可促进乳汁分泌,而且增加新生儿母乳摄入量,还可通过吸吮反射促进肠蠕动,使胎便顺利排出。肠道内胆红素排出增多,减少小肠重吸收胆红素,这样就有利于降低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减少高胆红素血症发生,防止黄疸过重而引起病理性过程,所以产后要尽早实施哺乳,采取不定时按需哺乳的方法,每天哺乳次数不少于8次,并注意观察新生儿初次排便时间和排黄便时间。
大多数的新生儿黄疸对宝宝来说是无害的,而通常的治疗手段却会干扰正常的母乳喂养。因此,医护人员和父母们应该注意治疗可能会带来比疾病本身更大的问题。
治疗病理性黄疸的原理和方法
黄疸是由于体内胆红素浓度升高而引起的,因为新生儿不需要那么多的红血球,红血球被破坏的代谢产物就是胆红素。如果胆红素太高,即“高胆红素症”,会引起黄疸,一般黄疸分为直接型与间接型。直接型的黄疸主要是肝脏胆道的问题,因为感染造成肝脏功能有问题,或者肝、胆道有先天性异常都会导致黄疸升高;间接型的黄疸是由于红血球破坏过多,使胆红素太高,这可能会造成脑部核黄疸,所以都需注意。
目前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多数是采用照光治疗。通过照光,能让体内的胆红素转换成其他物质,使得体内不断堆积的胆红素找到另一个出口,黄疸的症状就能改善。而照光对肝功能并没有影响,等到宝宝的肝脏成熟后,能够自己处理胆红素时,才算达到正常状态。
但是照光后仍无法改善的宝宝,必须以药物或换血来治疗。需进行换血疗法时,应及时做好病室空气消毒,备齐血及各种药品、物品,严格操作规程。如果黄疸是由于胆道闭锁所形成的,就需要用手术治疗了。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护理
中医认为,胎黄常因孕母遭受湿热侵袭而累及胎儿,致使胎儿出生后出现胎黄,故妊娠期间,孕母应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
妇女如曾生过有胎黄的婴儿,再妊娠时应作预防,按时服用中药。
婴儿出生后就密切观察其巩膜黄染情况,发现黄染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染色泽变化以了解胎黄的进退。
注意观察胎黄婴儿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密切观察心率、心音、贫血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早期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
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破损感染。
?宝宝多大开始喝水
一般来说,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不需要额外喝水。而奶粉喂养,以及添加辅食的宝宝需要额外喝水。妈妈可以在给宝宝吃完辅食后喂一些,让他漱口。如果宝宝不想喝,妈妈也不要强迫。
1岁以上的宝宝活动量增多,需要补充更多的水分。建议少量多次让宝宝喝水,上午和下午各喝两次到三次为宜。
让宝宝爱上喝水,方法其实很简单
喝水对宝宝的健康有很大帮助:使体内电解质保持平衡、调节体温、防止便秘等等。下面介绍几种好办法,让你的宝宝爱上喝水:
1.水杯一定要适合宝宝
宝宝好奇心很大,妈妈可以买来各种款式和颜色的水杯让他自由选择。这有助于培养宝宝喝水的兴趣。
2.让宝宝随时随地都能喝到水
日常生活中,水杯要放在宝宝能看到并能拿到的地方,方便宝宝渴了喝水。当宝宝吃饭和吃零食的时候,妈妈要把水杯倒满水,放在宝宝眼前。
3.通过游戏让宝宝爱上喝水
宝宝都爱玩游戏,父母可以利用这一点,能帮助他养成爱喝水的好习惯。比如,父母可以和宝宝玩“干杯”游戏,“宝宝,来,我们干杯”。妈妈和宝宝碰杯,然后喝水,让宝宝学着做。
4.在白开水中加点味道
白开水没有味道,宝宝不是很喜欢,如果妈妈在白开点入苹果、柠檬、草莓等鲜榨果汁,可以吸引宝宝的注意力,让宝宝爱上喝水。注意,妈妈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水果。
5.父母也要养成常喝水的习惯
宝宝的模仿能力很强,如果父母常在他面前喝水,宝宝也会爱上喝水。注意,父母不要在宝宝面前喝饮料哦~
很多女性希望通过舞蹈来减肥,既能提高自身的气质,又能去掉多余的赘肉,简直是一举多得。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不同国家的多种舞蹈都推广了出来,也比较流行,到底那些舞蹈...